蛋白质浓缩与缓冲液置换
应用场景:
从低浓度蛋白溶液(如细胞培养上清或粗提液)中去除小分子杂质(盐离子、溶剂等),同时浓缩目标蛋白至所需浓度。
操作流程:
- 膜包选择:根据目标蛋白分子量选择截留分子量(MWCO)合适的超滤膜(例如,30 kDa膜用于浓缩150 kDa的抗体)。
- 系统组装:组装TFF系统(蠕动泵、膜包、压力表、储液罐),用纯水预冲洗膜包以去除保存剂。
- 循环浓缩:将蛋白溶液泵入系统,调节蠕动泵转速(例如200 RPM)和背压阀,控制跨膜压力(TMP)在1~3 bar。
- 缓冲液置换:在浓缩过程中持续添加新缓冲液(透析模式),置换原液中的盐或杂质。
- 终点判定:通过UV监测(A280吸光度)或体积减少比例(如浓缩10倍)确定终点。
优势:
- 避免传统透析法的长时间等待和低效问题。
- 可处理大体积样品(如1 L→10 mL),且活性回收率>90%。
注意事项:
- 避免过度浓缩导致蛋白聚集(控制TMP不超过膜耐受极限)。
- 操作后立即用0.1 M NaOH清洗膜包,防止蛋白残留污染。